英國的天氣

作者:蔡詩雅

 

曾在下雨天遇上兩個女生,穿上設計很潮、質料在灰矇矇天色下顯得特別奪目的雨衣,走在行人當中,與隨便抓起外套的連身風帽擋雨的途人成強烈對比。談起雨具,還在香港時朋友提醒最緊要買件cortex外套來英國,好天可以擋風,下雨天可以擋雨,説英國人不大愛打傘。


三千多元的cortex買了,可是至今仍沒有穿過。先是英國的雨天不是傳說中那麼頻密,而且雨點小兼很快便雨過天青,所以陰天的話,一件簡單風衣加一把傘便可以出門。也不見得英國人不大愛打傘,前首相Boris Johnson缷任前在一個外訪場合便被拍到打開雨傘時「反遮」的尷尬一刻。


隨便Google search一下,不難發現英國人對於適當使用雨傘有一套規矩,例如打傘時注意前面的路面情況,免橫沖直撞碰倒迎面來的人; 上公共汽車不要把弄濕了的雨具放在隔隣座位,免得弄濕下一個坐下來的人的衣服等等。關於英國人的禮貌,有機會再分享。


談起天氣,英國的天氣不像想像中冷。每天早上醒來,習慣打開手機先看看溫度,其實不想穿得太臃腫,毛衣外加件風褸已經很保暖。當地英國人則隨時短袖衫或恤衫一件,難怪百年一遇的7月時攝氏38度高溫,在一般室內缺乏空調下,英國人叫苦連天,紛紛走到公園樹蔭下避暑。


今年首度在英國過冬,入住的公寓是新落成的,暖氣設計有別於過去靠牆的暖管而是地下暖板,所謂underfloor heating,溫度有smart meter調教,室內維持在攝氏22至23度左右,大廈不主張經常改動溫度和開關。我一直不覺得地板有暖氣,管理處找技術人員來,説地板是暖的,你試試看。我脱下鞋和襪,感到地板有微溫,原來是這個溫度。事實室內溫度是怡人的,沒有暖氣,八至九度的氣溫在室內照理應該有寒意的。這樣持續24小時保持室內氣溫在22至23度,有必要嗎?大廈認為又關又開反而更耗電,那就要看看月底的賬單是多少了。


除了暖氣,今個冬天電費也很令人關注。有文章提醒市民想慳電,電器用後最好拔下插蘇。而最耗電的電器分別是電視、電飯煲和焗爐。在香港時我長開電視的,不是看新聞便是看電影、記錄片之類,如今看罷電視都會把插蘇拔掉,原來電視長期在備用狀態下是很耗電的。


至於水,就真的慳不來。洗澡洗頭是每天指定動作,天冷自然想在水龍頭下多待幾分鐘,公寓的花曬頭又特大,出水量較一般花曬頭多,也不容易換掉。都係嗰句,看看月底的賬單吧。誰叫自己要來英定居呢!

*本文章為作者個人意見及經歷,本站對文章內容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亦不代表本站立場,讀

者應自行判斷內容真實性。

Previous
Previous

在英的第一次

Next
Next

幼兒園點滴之貮—入職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