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同鄉會」晚宴

作者:咖哩豬扒飯

4月22日我參加了「在家基金」的晚宴。有一百多人出席,其中有年青義工、受助機構成員,有支持者和他們的朋友們。在一個大堂放有龍鳳呈祥裝飾的酒樓之中,我們聽到一個又一個故事。因為這些故事,我不會再把港人組織稱作妨礙想象的「同鄉會」。

幫助來英尋求政治庇護者的組織「港援」的朋友,分享了「手足」和移英的中產之間的矛盾。一方認為有人坐享其成; 另一方不明白尋求政治庇護者的生活困境。這些組織在籌款時往往有諸多的制肘和面對批評。講者說,大家要多一點信任,多一點諒解。其實,只要在英國生活一段時間,都明白面對這裡的屋租和生活費,即使是有工作有積蓄的中產也感到壓力,何況是走難過來,頭一年不被容許工作,第二年只能有限度工作的年青人?

「港援」朋友說,如果遇上內政部出錯而需要致電處理,他們必須早上8:45開始打電話,打通後要等,可能等到午飯過後才能通話。其實,只要你有需要跟官方甚至公用事業打交道,這種跌入官僚迷宮的折騰和沮喪,根本不能用香港經驗去理解。對生活捉襟見肘又沒有安全感的正在尋求政治庇護的手足來說,精神壓力就更不能想象。

不過,日子捱得過,年青人還是能夠繼續發光。大會邀請了一位成功得到政治庇護並已獲得全額奬學金入讀法律系的香港大學生出來現身說法。她現在課餘在國會的香港小組當上助理,協助保持香港議題在國會的熱度。這個女孩子,個子小小,眼神堅定,這不就是那些年我們在街頭遇見的年青人?不就是我們無端端會在街上向他們說聲「小心」的學生?她說,英國的海外學生學費高昂,不少年青人都在為學費煩惱甚至被迫放棄學業,我們成年人可以只說聲「加油」嗎?

政治團體希望移英港人仍然保持為香港爭取民主的那團火,出席活動和支持;年青人希望我們樂意捐助;一位「在家基金」的捐助者被問到為何捐助時說到一種武俠小說的精神:當有理想的好人遇到患難,我們不可以不施以援手。講者避免使用「俠義」兩字,我估,因為武俠世界之中,不只英雄有這種同理心。

來到這個新國度,生活的難題有時令人封閉,只想過好自己的生活。有時即使是同路人也有很多見解上的分歧,同時又要揹上「離開的人」的懊惱。不少中產家長說,一切辛酸都是為了下一代。我希望我的下一代,都有上面這位女學生的堅定眼神;希望當我的孩子環顧四周,就可以見到在不同領域發光的香港大哥哥、大姐姐;希望他們不只是「同鄉」,而是有共同信念、令世界變得更好的一群人。所以,今日,也要為這個未來香港人群體出一分力。

晚宴之後,我們在路上遥望Greenwich市中心高樓大廈的夜景,一時間,以為置身東區走廊望向中環。其實,此心安處是吾家。較早前,在介紹South Bank Center歷史的展覽中看到建築師Ursula Bowyer的一句話:「We were building a new world. We were seeing a glimpse of future」。我們這群移英港人,並不是坐享別人的血汗成果,我們也是在建設一個大未來。

*本文章為作者個人意見及經歷,本站對文章內容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亦不代表本站立場,讀

者應自行判斷內容真實性。

Previous
Previous

Charity Shop 做義工

Next
Next

自由嘅學術氣氛:平等+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