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but who?

作者:貝殼

我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開始在倫敦從事新聞攝影以來,其中一個主要的困難便是「人像識別」。兩年前初來報到的時候,只知道一個Boris Johnson。不過還好,當時圍繞Boris的新聞多到足夠讓我這個菜鳥生存下來。

一個頗為尷尬但經常被迫要問的問題是 “who’s that?”,而我心裡真正的潛台詞是「吓,又乜水呀?」。當我以為自己開始掌握內閣的主要成員時,才發現內閣有如俄羅斯輪盤,因各種原因隨時可以洗牌。尤其Boris辭職之後,有意角逐首相一職的人選一大堆,各路議員又前來表態加入那一位的陣營。換了Liz Truss 再到Rishi Sunak上任的過程中,亮過相的面孔多到讓我眼花撩亂,因此我亦深深體會到「識」人的重要性。

一次意外的機緣巧合下,我開始接觸娛樂新聞。跟娛樂世界相比,政治界的人物關係圖顯得只是小兒科。政治圈裡的人至少絕大部分是英國人,西敏寺的輪盤再大、再多變,總還算是一個finite pool,而且晉升的軌跡還是有一定的規律性。英國傳媒大多專注報導本地政治,很偶爾也會報導其他國家元首到訪的新聞,例如烏克蘭總統Zelenskyy 和夫人 Zelenska、美國總統Biden 和副總統Kamala等,但外國的重量級人馬正式探訪,去年就僅此幾次而已。

相反,現今世代的娛樂圈接近無法定義,一、二、三線至n線藝人甚至網紅也包含在內。 而且倫敦是國際娛樂產業的重心之一,在這裡出席活動的除了英國的藝人,還有世界各地的演員、歌手。於是我腦海裡的人物資料庫基本上是無界限。這件事情對於緊貼娛樂新聞的人來說,可能不太困難,跟偶像真人見面甚至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可是對一向不太關注明星去向的我而言,反而要強迫自己密集式補習。

大部分電影首播、頒獎典禮之類的活動都會給攝影記者派發「貓紙」,上面印滿估計會出席的藝人名稱還有頭像。趁著等待嘉賓到場的時間裡趕緊google、wiki搜尋些資料,還是蠻湊效。可是出席的嘉賓少則十來個,多則上百個,一般來講,越是有名就越遲到場,而且經常一大攤人一起到,所以拍到後來完全沒有空檔掏出手機來搜尋,只好本能地問旁邊那位同事“who’s that?”。

唯一一次遇到有我本身就知道的藝人,是在Mission Impossible:Dead Reckoning Part I 的倫敦首映。雖然我不算看過很多電影,但MI之類的大製作還是會去看,從而知道Tom Cruise多次出演男主角。首映禮當天,我剛站進攝影棚,還沒到藝人到場的時間,便打算看一下貓紙寫什麼。誰知身邊忽然被快門的咔嚓聲環繞,抬頭一看,驚見紅地毯上站著的就是Tom Cruise本人!他出乎意料的早到,讓好多攝影師措手不及。幸好他很樂意配合攝影師的要求,攝影棚裡的每一個鏡頭他都盡量看幾眼,讓我們每個人都有兩秒時間拍到他正面對著鏡頭的照片。

這段時間裡我瞭解到,雖然自己的成長環境已經算西化,但距離真正融入英國人的世界還有一段距離。到現在我還是沒有看過一集Strictly Come Dancing,或者是East Enders,但由於工作關係,也大概知道who is who。以旁觀者的身分看著這個俄羅斯輪盤,看裡面的角色不同的走位,慢慢地成為我的一種樂趣。

Previous
Previous

中大失落嘅自由同事頭婆嘅謙卑

Next
Next

香港人,心水清